
檢測紅細胞壽命在溶血中的應用
發布時間:2017-02-22 15:54 作者:seekya 點擊: 次
溶血(Hemolysis)是指紅細胞破裂,血紅蛋白逸出的現象。造成紅細胞破壞加速的原因很多,包括紅細胞本身的內在缺陷(紅細胞膜缺陷、紅細胞酶缺陷、珠蛋白異常等)和紅細胞外部因素影響(免疫性因素、理化因素和毒素等非免疫性因素等)。
任何原因引起的體內紅細胞破壞加速都表現為紅細胞壽命測試結果縮短。紅細胞壽命縮短是溶血診斷的金標準!通過CO呼氣試驗法定性定量地測定紅細胞壽命,將改變目前眾多與溶血相關的疾病難以在臨床確診的現狀,分述如下:
一、一般性溶血診斷
紅細胞破壞速率增加(紅細胞壽命縮短),超過骨髓造血的代償能力而發生的貧血為溶血性貧血,測定紅細胞壽命有助于貧血類型鑒別。若紅細胞破壞速率在骨髓的代償范圍內,則雖有溶血但不出現貧血,測定紅細胞壽命有助于發現代償期溶血狀態。傳統的實驗室檢查包括紅細胞破壞增加、紅系造血代償性增生和各種溶血性貧血的特殊檢查等,F有的溶血診斷替代指標檢查繁雜、影響因素較多、準確性低、需綜合多個指標進行判斷。紅細胞壽命測定儀操作簡單,安全無創,可定性定量測出結果,有助于提高臨床溶血診斷的靈敏性。
二、疑難性溶血診斷:
紅細胞壽命測定還有助于診斷一些疑難性溶血性疾病,以下列舉3方面的例子:
(一).有貧血但網織紅細胞百分比不高的溶血性疾病
伴隨著骨髓性造血衰竭的PNH病人(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雖然有貧血但網織紅細胞百分比不高,用一般的網織紅細胞升高指標就無法準確診斷溶血,此時測定紅細胞壽命可減少漏篩、提高PNH的診斷性。又如微小病毒B19感染的純紅再障、骨髓病性貧血、合并腎臟疾病、甲狀腺疾患者EPO(促紅細胞生成素)分泌減少等看不到溶血性貧血中網織紅細胞升高,容易混淆診斷,若測定紅細胞壽命縮短,溶血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可對這些疾病進一步鑒別。
(二).有貧血且網織紅細胞百分比升高,但非溶血性疾病
體腔內失血有貧血且網織紅細胞百分比升高、骨髓纖維化中髓外造血增殖期時網織紅細胞百分比增高、RNA酶減少或異常導致網織紅細胞成熟時間延長等假性網織紅細胞升高,這些都不是由于溶血而造成的,使用目前臨床上的替代指標就容易混淆診斷;若測定患者的紅細胞壽命正?纱_定不是溶血性疾病,幫助其鑒別開來。
(三).間期性或輕型溶血性貧血
輕型遺傳球性紅細胞等輕型溶血性疾病,用現有的溶血診斷指標敏感性較差,很難反映此情況下的溶血狀態,定性定量測定紅細胞壽命可以提高確診率。
此外,體質型基本綜合癥中膽紅素增高,不是由于溶血而造成的血紅素代謝增多,若測定紅細胞壽命沒有縮短,可減輕血液病方面的憂慮,轉到消化科進行對癥治療。
紅細胞壽命正常值(呼氣試驗法)為平均125天(范圍為75~150天)。紅細胞壽命縮短見于任何原因引起的紅細胞破壞加速,檢測有助于診斷溶血性貧血和復雜原因貧血是否存在溶血因素、發現代償期溶血狀態、判別紅細胞增多癥中的細胞破壞加速類型,從而更好地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紅細胞壽命是一項重要的基礎生理指標。隨著CO呼氣試驗技術的推廣,相信會有更多紅細胞壽命測定的臨床價值被發現,如同血液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濃度測定一樣,紅細胞壽命將會是臨床上一項不可或缺的檢驗項目。